2010年,中国电子商务总的看来是风驰电掣般的发展,仅今年第三季度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就为1210亿元。垂直B2C向行业型转化,行业B2C向门户型转化,又加入了团购、SNS的模式,吸引了国、内外资本的海量投入。国内的网民更是形成了网购习惯,各网站都培养出了忠诚用户。整个B2C市场一片欣欣向荣,真可谓“风声水起”。
然而在实际的市场格局中却也存在着众多的问题和遗憾,这些不足之处是B2C不愿意正视又客观存在的。像以前的文章一样,作者所志国仍然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,在本文中阐述B2C在2010市场发展中的尴尬现状。
一、货源尴尬
作者曾在“团购网站群雄争霸是战国时代还是泡沫时代”中提过,混乱团购很难走远,因为它的商品同质化太过严重。而中国的电商现今也仍然存在着这一尴尬情况。这一点,曾有多个经营传统行业的老板表示了疑惑。中国地大物流,商品丰富,种类齐全,中国电商怎么可能缺少货源?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情况,众所周知电子商城的商品价格比线下渠道低,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大众的消费习惯、培养网民消费忠诚度。再加上销售的商品没有地域限制,目标群体大同,导致商品价格的完全透明,这时候B2C就必须选择“赔本赚吆喝”。“京东商城”上曾经有多款手机是低于采购价出售,就是为了占领市场,这种情况在电商竞争中非常普遍。
在这种价格透明的状态下,就要求商城必须找到最有优势、成本最低、质量好的供货商家。看起来仍然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,有钱不愁采购不到好商品。但是,由于具备这些条件的优质供货商和厂家,基本都有着相对稳定的传统销售渠道和长期合作的代理分销商。一来受到生产能力的限制,必须先要保证传统分销商的货源供给,这就很难保证B2C的一次性爆发型采购。二来B2C的零售价格远低于传统渠道,采购价格自然就会疯狂压价,很多供货商觉得和B2C合作利润太低,得不偿失。也就导致电商行业出现了大B2C的“抢货”行为。
二、人才尴尬
“最宝贵的是人才”不仅是一句搞笑的电影台词,更不是一个象征性的企业文化,而是实实在在影响和限制了中国电商发展的潜要素。将中国电商比喻成奥迪Q7的话,那么人才供给的发动机却只达到了大众汽车的驱动需求。这绝不是空穴来风和危言耸听,虽然国内各大院校都成立了“电子商务专业”、“市场营销专业”、“物流专业”。但远水解不了近渴,况且这些莘莘学子们真的在学校学到了什么,在中国这种极特殊的电商环境中又能起到什么作用,完全是个谜一样的未知数。
外资的大手笔投入、各大城市政府的强力扶持、国内投资的前赴后继,使2010年的电商发展太过迅速。让很多互联人都还没有反映过来,电商就已经暴红暴红的了。无数的电子商城拔地而起,似茂林般密布。这时高级的运营人才、市场人才、技术人才,出现了巨大的“供求荒”。原因很简单,几年来中国电商的先锋人士们大多功成名就或者借机雄起,再不然就是有了不错的东家。而新兴的第三梯队,显然还无法承担过重的担子。
三、模式尴尬
中国人民流传最渊远的传统就是“跟风”,这个习惯不能说好或坏。只能说用在电商环境中,确实是让人紧张又揪心。团购的“流星雨效果”在这里就不再重述,它已经是很多电商企业“心中永远抹不去的痛”。但是不得不说的是,中国互联网虽然永远需要创业者、需要开拓者。可如果那些中、小型团购网站和完全不理解电商的小投资人,能稍冷静几个月或者稍稍沉淀一下再介入,国家是否会政策干涉“团购”也就尚未可知了。
透过团购看B2C模式,就不难看出:太多的行业型B2C纷纷向门户型冲锋,产品的类型不再是专而精,都是大而全。想涉足电商的人不敢模仿又无法模仿,这时出现了国外的“团购”这种短小精悍的模式,自然就出现了“狼多肉少”、“一呼百应”的结果了。
在为一家公司做“营销分析”时发现,这家公司只有十几名员工,老板竟然一口气做出了四个团购网站。没有一分钱的市场费用,每3个员工负责一个网站的推广和维护,每天必须达到一定的流量才给全额工资。这家公司的员工如何完成任务我不得而知,只是听说公司的员工有一半都在悄悄投简历找工作。
四、盈利尴尬
电商的盈利模式简洁明了,就是赚取商品差价。不可否认,众多的大小电商,在和协的2010都狠狠的捞到了几桶金。但是由于上述的因素影响,商品价格不得不低于线下价格,甚至为了实现全年流水目标,可以不惜一切的低于同类平台的销售价格。这种状态下,导致着电商简单的盈利模式,却有着巨大的复杂型危险。
但并不能掩饰尴尬的实际情况,很多电商在年收入几百万、上千万甚至几个亿的流水背后,得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利润,甚至有电商是“流水光鲜,利润羞涩”。与线下渠道销售商品的“30-300%”的平均毛利率相比,电商的毛利很少超过15%.一但扣除人工和昂贵的市场宣传成本后,很多电商的盈利毛利率就会变成“负数”。
而且更令人恐怖和担忧的就是,电购的网民通常选择不要∗∗∗,这也是电商可以保持商低价格出售的重要原因。可如果有朝一日国家强制要求,所有网络商品必须按标准税率缴纳税款。那么,中国的电商到底能存活几家?只能代表所有电商人一起“祝福”了。
现在看来,太多中小型电商的不理智和盲目跟风,不仅害了自己,也阻碍中国电商的健康成长。中国的电商较欧美国家相比,仍然还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,无数的大小
电商网站都是供应的营养和能量,中国B2C要想成熟,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。
网页名称:浅谈B2B平台为何疲软
分享路径:/news42/211492.html
成都网站建设公司_创新互联,为您提供品牌网站制作、面包屑导航、网站设计、云服务器、域名注册、虚拟主机
广告
声明:本网站发布的内容(图片、视频和文字)以用户投稿、用户转载内容为主,如果涉及侵权请尽快告知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,如需处理请联系客服。电话:028-86922220;邮箱:631063699@qq.com。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,或转载时需注明来源:
创新互联